三月的A大,春风把画室的窗户吹得轻轻晃。肖战站在画架前,手里的画笔悬了半天,却没落下——画纸上是幅未完成的肖像,眉眼已经勾勒清晰,正是王一博的样子,只是嘴唇的线条还空着,像在等一个合适的落笔时机。
“又在画我?”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。王一博抱着本书走进来,身上带着淡淡的墨香,是刚从文学院的书法教室过来的。他凑到画架前,看着画纸上的自己,嘴角忍不住弯了弯,“这次怎么没偷偷画?”
“都告白了,还偷画什么。”肖战的耳尖红了,却没躲开他的目光,“就是嘴唇总画不好,你笑起来的样子,我总抓不准光影。”
王一博没说话,只是拉了把椅子坐在画架前,微微扬起嘴角——不是大笑,是平时看着他时,那种带着点温柔的笑。“这样呢?”他的声音很轻,阳光落在他的嘴唇上,勾勒出柔和的线条,“要不要再近点看?”
肖战的心跳忽然快了些,慢慢凑过去。两人的距离很近,能闻到王一博身上的墨香,混着画室里的松节油味,竟有种说不出的契合。他盯着那抹笑意看了几秒,赶紧低头拿起画笔,笔尖在纸上快速勾勒,生怕下一秒就忘了这瞬间的光影。
王一博坐在椅子上,安安静静地当模特,偶尔会伸手帮肖战调整一下调色盘的位置。画室里很安静,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沙沙声,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。肖战画得认真,连王一博悄悄把落在他肩上的发丝拨到耳后,都没察觉。
“好了!”当最后一笔落下时,肖战长长舒了口气,后退两步看着画稿,“你看,这次是不是像多了?”
画纸上的人,眉眼温和,嘴角带着浅浅的笑,阳光落在脸颊上,连耳尖的微红都画得恰到好处。王一博站起来,走到画架前,目光落在肖像下方的小字上——“致王一博,春风里的第一幅画”。
“喜欢吗?”肖战紧张地问,手心微微出汗。这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地给王一博画肖像,不像小时候藏在素描本里的零碎画稿,这次的每一笔,都藏着他说出口的心意。
王一博点点头,转身看向他,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:“喜欢,比任何一幅画都喜欢。”他顿了顿,从口袋里掏出张折得整齐的纸,递给肖战,“给你的,就像你说的,每次画完画,给你抄首诗。”
纸上是用毛笔写的《郑风·风雨》,字迹清隽,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星星,和肖战帆布包上的挂件一模一样。“‘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’,”王一博轻声念着,目光落在肖战的眼睛里,“每次看到你,我都这样想。”
肖战的眼睛忽然有点红,他把纸小心翼翼地夹进素描本,和那幅肖像放在一起。春风从窗户吹进来,拂过画纸,带着校园里的花香。两人并肩站在画架前,看着那幅未完成的肖像终于画完,心里忽然觉得,这个春天,因为有了画室里的阳光,有了笔尖的温度,还有身边这个人,变得格外完整。
“晚上我们去吃学校门口的炒粉吧?”肖战忽然说,拉着王一博的手往门口走,“上次你说那家的炒粉加双蛋最好吃,我们去试试。”
“好,”王一博笑着点头,任由他拉着往前走,“再买两瓶橘子汽水,就像小时候在巷口那样。”
画室的门轻轻关上,画架上的肖像在阳光下泛着光,像在诉说着这段从梧桐巷开始,在春日校园里愈发清晰的心意。
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