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梧桐巷,青石板路上落着浅浅的桂花香。肖战站在巷口的老房子前,看着工人把“肖战画室”的木牌挂在门上,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怦怦直跳——这是他和王一博毕业后的第一个心愿,终于实现了。
“别紧张,”王一博从身后走过来,手里拿着刚写好的“博艺书法工作室”的牌匾,轻轻碰了碰他的肩膀,“我们小时候不就说,以后要在巷口开家店,你画画,我写字,现在终于做到了。”
肖战回头,撞进他温柔的眼神里。两人的工作室就在相邻的两间老房子里,中间隔着道小小的月亮门,推开就能看到彼此。肖战的画室内,墙上挂着他们的毕业照、梧桐巷的雪景画,还有那幅藏着告白的肖像;王一博的书法工作室里,书桌上摆着砚台、毛笔,墙上挂着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字卷,末尾的平安符图案格外显眼。
开业那天,梧桐巷的邻居们都来捧场。王妈妈端着刚做好的桂花糕,笑着说:“以后我们巷口也有艺术家了,战战的画,一博的字,都是我们巷口的骄傲。”
邻居李奶奶拉着肖战的手,指着墙上的画:“这画里的梧桐巷,跟我年轻时看到的一模一样,战战真是个有心的孩子。”
肖战的脸颊红了,偷偷看了眼王一博。对方正忙着给邻居们递茶水,眼角却带着笑意,时不时朝他这边看过来,像在说“你看,我们做到了”。
开业仪式结束后,邻居们渐渐散去。肖战和王一博坐在月亮门中间的小院子里,手里捧着热茶水,看着彼此的工作室,忽然觉得,这样的日子真好——有自己喜欢的事业,有身边最爱的人,还有满巷的烟火气。
“你看,”肖战指着画室的窗户,“从这里能看到你的书法工作室,以后我画画累了,抬头就能看到你写字的样子。”
“嗯,”王一博点头,伸手握住他的手,“我写字累了,推开月亮门就能看到你,还能吃你画完画后做的小饼干。”
两人相视而笑,院子里的桂花落在他们的肩膀上,像撒了把碎金。肖战忽然想起小时候,两人在槐树下许愿,说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,还要一起做喜欢的事。没想到多年后,他们不仅实现了愿望,还成了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人。
傍晚时分,肖战在画室里画画,画的是梧桐巷的秋天,金黄的银杏叶落在青石板路上,两个少年手牵着手,笑着往前走。王一博走进来,手里拿着刚写好的字卷,上面是“岁月静好”四个字,字迹清隽,末尾画着两个小小的戒指图案。
“送给你的,”王一博把字卷递给肖战,“挂在画室里,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,安安静静,却很美好。”
肖战接过字卷,眼眶忽然有点红。他靠在王一博的怀里,看着画纸上的梧桐巷,心里忽然觉得,这就是他想要的未来——在熟悉的梧桐巷,有自己的画室,有爱人的书法工作室,每天一起醒来,一起工作,一起看日出日落,一起度过每一个平凡又温暖的日子。
“晚上我们去吃巷口的炒粉吧?”肖战抬起头,笑着说,“就像小时候那样,加双蛋,少放辣。”
“好啊,”王一博点头,牵住他的手往门口走,“再买两瓶橘子汽水,庆祝我们的工作室开业,也庆祝我们的以后。”
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手牵着手走在梧桐巷的青石板路上,桂花的香气在身边萦绕。肖战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戒指,又看了看身边的人,忽然觉得,从A大的毕业季,到梧桐巷的工作室,他们的故事,会像这梧桐巷的老槐树一样,永远常青,永远温暖。
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