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设置

  • 系统
  • 宋体
  • 楷体
A- 16 A+

捧杀

书名:博君一肖前世:元萧相随与共 作者:3+2等于几 本章字数:3754 广告模式免费看,请下载APP

宣政殿内,龙涎香馥郁的气息也无法完全掩盖那股无形的、沉甸甸的紧绷感。金砖铺地,流光耀目,蟠龙柱巍峨耸立,文武百官依品秩肃立,鸦雀无声。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殿门处逆光走来的两道身影上。

洛王元疏,礼部侍郎萧赞。

数月北狄风霜,并未折损他们分毫风仪,反而淬炼出一种沉凝坚韧的气度。元疏一身玄色亲王蟒袍,腰束玉带,身姿挺拔如松。他唇角习惯性地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,凤眼微挑,目光掠过两旁群臣时,带着惯有的、仿佛俯瞰尘嚣的疏狂。然而,若有人细看,便能发觉那眼底深处沉淀的幽邃,如同古井寒潭,已将大殿内每一张面孔、每一丝情绪都尽收眼底。他身旁的萧赞,身着墨绿色孔雀补子官袍,衬得他容颜愈发清俊出尘,步履从容,周身萦绕着令人心折的温润光华。两人并肩而行,自成一方天地。

龙椅之上的大夏天子,面容隐在十二旒白玉珠帘之后,看不清具体神情。只有那握着鎏金扶手、指节微微泛白的手,泄露了一丝帝王内心的波澜。他看着阶下这两个年轻人——一个是他从未放在心上的、声名狼藉的第九子,一个是他倚重却又不得不忌惮的萧家血脉。他们竟真的从龙潭虎穴般的北狄回来了,不仅全身而退,还为国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。

“儿臣元疏”

“臣萧赞”

“参见父皇”

“陛下”

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 声音清朗,回荡在寂静的大殿。

“平身。” 皇帝的声音低沉,听不出喜怒,“洛王,萧爱卿,一路辛苦。北狄之行,险象环生,你们为大夏立下了不世之功。详细奏报,朕已阅过。” 他停顿片刻,目光扫过百官,缓缓道:“北狄右贤王骄横跋扈,屠戮我边城,胁迫我大夏割地赔款,更强行索要皇子为质,实乃国之大耻!幸赖洛王与萧侍郎,以一身肝胆深入虎穴,临危不惧,智勇双全。不但保全己身,更与北狄三王子拓跋晏订立和平之约,消弭北疆烽烟。最令朕心慰者,是不费一兵一卒,将一年前被迫割让的朔方、云中、定襄三座边陲重镇,尽数索回!”

此言一出,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。

索回三城,这可是实打实的、足以震动朝野的泼天之功。

清流正直一派看向元疏和萧赞的眼神充满了由衷的赞许与钦佩。能在敌国为质的屈辱境地下,不仅保全自身,还能反制敌酋,为国夺回失地,这份胆识、智谋与气节,足以名留青史。几位老臣捻须颔首,低声道:“国之柱石,后生可畏!”

七皇子元澈英俊的面孔阴沉得几乎能滴下水来,袖中的拳头死死攥紧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。他费尽心机构陷元疏通敌,又借北狄大胜之势将其送入死地,本以为能彻底踩死这个碍眼的弟弟,没想到他竟能绝境逢生,还带着如此耀眼的功绩荣耀归来。这简直是在他脸上狠狠抽了一记耳光。他身后的几个心腹大臣,脸色也难看至极,眼神闪烁,透着浓浓的不甘与怨毒。

大多数人心中则掀起惊涛骇浪。洛王元疏,这位一直被低估甚至被刻意抹黑的皇子,此番展现出的能力与魄力,实在太过惊人。而萧赞,本就出身显赫萧家,嫡弟在战场上震慑四方,萧赞自身又如此优秀,如今再立此奇功,萧家在朝堂的势力恐怕要更上一层楼了。这对某些人来说,绝非好事。

皇帝的视线在那些变色的面孔上停留片刻,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。“如此殊勋,不可不赏。传旨!”

内侍总管展开明黄圣旨,声音响彻大殿:

“洛王元疏,忠勇兼备,智略超群,忍辱负重,为国扬威。特赐黄金万两,蜀锦千匹,良驹百匹,加食邑三千户,特许亲王仪仗增龙旗两面!”

“礼部侍郎萧赞,温良敦敏,才略无双,临危受命,不辱使命。特晋为三品中书侍郎,赐紫金鱼袋,黄金五千两,玉璧十对,加授‘文襄大夫’勋号!”

这份封赏不可谓不厚重。尤其是加食邑、增仪仗,以及授予萧赞中书侍郎之职、紫金鱼袋和勋号,皆是极高的荣耀与实权。百官齐声称颂:“陛下圣明!”

然而,就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颂扬声还未完全落下之际,一个带着明显笑意却隐含锋芒的声音突兀响起:

“父皇!” 七皇子元澈出列,脸上堆着近乎灿烂的笑容,对着皇帝深深一揖,“洛王九弟与萧侍郎此番立下盖世奇功,实乃我大夏之幸,父皇洪福齐天!儿臣心中亦是激动万分,恨不能亲历其境,为九弟与萧大人分忧解难!” 他话锋一转,语调拔高,带着刻意的推崇,“父皇,萧大人此番功绩,堪称柱国基石!前中书令李老大人已于月前告老荣归,此职悬空,关乎国本中枢。萧大人身为国公之子,忠君爱国,才冠当世,此番更是不顾自身安危,自请随九弟北上,深入虎穴立下不世之功!其胆识、其智谋、其忠诚,朝野共鉴!儿臣以为,以萧大人之才德功勋,正宜担此重任,为我大夏执掌中书,协理万机,方不负其才,亦显朝廷酬功之厚意!恳请父皇擢升萧赞大人为中书令,以安社稷,以慰功臣!”

一语激起千层浪,中书令,那可是堂堂正三品的宰相之位,位列三省长官之首,真正的国之重器。萧赞才多大年纪?虽说立下奇功,但资历尚浅,骤然拔擢至如此高位,无疑是将他架在烈火上炙烤。这不仅是将萧赞置于风口浪尖,成为众矢之的,更是要将整个萧家推向烈火烹油的境地。皇帝本就对萧家势力有所忌惮,元澈此举,正是精准地利用了帝王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。

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。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萧赞身上,有震惊,有同情,有担忧,更有幸灾乐祸与赤裸裸的嫉恨。中书省一些老臣的脸色瞬间铁青。

萧赞心中一凛,温润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。他立刻出列,深深躬身,朗声道:“陛下!七殿下谬赞,臣惶恐万分。臣微末之功,全赖陛下洪福、洛王殿下英明及前线将士浴血,实不敢居功至此。中书令一职,关乎国本,非德高望重、深孚天下之望者不能胜任。臣资历浅薄,才疏学浅,万万不敢当此重托!”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,姿态放得极低。

然而,元澈岂会给他推辞的机会?他身后的党羽立刻鼓噪起来:

“七殿下所言极是!萧大人功勋卓著,舍他其谁?”

“正是!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,岂能以资历论?”

“萧大人过谦了!您在北狄智斗蛮王的风采,我等虽未亲见,亦心向往之!此职非萧大人莫属!”

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,或因慑于七皇子威势,或因不明就里被带偏节奏,竟也有人出声附和。附和之声渐涨,如同无形的潮水,裹挟着将萧赞推向那象征权力巅峰却也危机四伏的悬崖边缘。中书省几位资深大员,脸色已由铁青转为灰败,眼中是强烈的不甘与屈辱。萧赞挺拔的身姿在殿中央显得愈发孤绝,他保持着躬身的姿态,温润的面容沉静如水,唯有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。

皇帝高踞龙椅之上,珠帘后的眼神深邃莫测,如同寒潭深不见底。他静静地听着下面的争论,手指无意识地、一下一下地敲击着冰冷的鎏金龙椅扶手,那细微的“笃、笃”声,在嘈杂的背景音中格外清晰,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,带着帝王独有的、令人窒息的威压。他似乎还在权衡,在欣赏这由他儿子一手挑起的、针对功臣的烈火烹油之局。

元疏站在萧赞侧前方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他眼中原本的那一丝冰冷讥诮,此刻已化为实质的寒芒。看着萧赞孤立于殿中承受这明枪暗箭,看着他被迫谦辞却仍被群起围攻,一股滔天怒火在元疏胸中翻涌。元澈这一手,歹毒至极。

就在鼓噪声浪似乎要攀至顶峰,萧赞的推辞显得愈发苍白无力之际。

元疏没有像武将暴怒般厉声呵斥,也没有像御史谏言般引经据典。他只是发出一声极轻、极短促的嗤笑。声音不大,却奇异地在喧闹的大殿中清晰地穿透出来,带着一种漫不经心却又极具穿透力的嘲讽,如同冰珠滚落玉盘。

“呵。”

仅仅一声,却像按下了暂停键。不少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到他身上。

只见元疏姿态慵懒地微微歪了歪头,唇角勾起一个玩味十足的弧度,那双漂亮的丹凤眼扫过那些极力鼓噪的七皇子党羽,眼神轻飘飘的,像是在看一群跳梁小丑。最终,他的目光落在脸色微变的七皇子元澈脸上,开口了,语调拖得有些长,带着他那招牌式的、仿佛万事不萦于怀的散漫腔调:

“七哥啊七哥,” 他啧啧两声,摇了摇头,“弟弟我久在北狄蛮荒之地,都快忘了咱们长安城的风雅了。今日一见,方知七哥您这手‘捧杀’的功夫,真是愈发炉火纯青,登峰造极啊!”

“捧杀”二字,被他清晰而响亮地点破,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畔。许多刚才还在附和的人,脸色顿时变得精彩万分,尴尬、惊惶、羞惭,不一而足。元澈脸上的灿烂笑容也僵住了,眼中闪过一丝阴鸷。

元疏却像没看见似的,继续慢悠悠地说道,手指随意地点了点萧赞的方向:“萧侍郎嘛,是立了点小功劳,这不,父皇圣明,该赏的都赏了不是?中书侍郎,不小了。年轻人嘛,就该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地干。您这开口闭口就要把人捧到中书令的位子上……” 他忽然收敛了笑意,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锋,直刺元澈,“七哥,您是觉得我大夏朝廷的宰相之位是儿戏呢,还是觉得……萧大人年轻有为,就该站在那风口浪尖上,替某些人去挡挡那明枪暗箭的滋味儿啊?”

他顿了顿,不给元澈反驳的机会,目光转向龙椅上的皇帝,语气瞬间变得恭敬了些,但其中的锋芒并未减弱:“父皇明鉴!儿臣在北狄,可是亲眼所见萧侍郎如何殚精竭虑,与那拓跋晏周旋,每一步都如履薄冰,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。其智谋胆识,儿臣佩服。然,中书令乃百官之首,总领机要,协调六部,非阅历深厚、威望服众者不能胜任。萧大人虽有功,但骤然拔擢至此高位,恐非爱才,实为害才。犹如稚子抱金行于市,又如将璀璨明珠置于炮烙之上!届时政务稍有疏失,或有人借题发挥,攻讦不休,岂非寒了功臣之心,亦令父皇圣明之誉蒙尘?”

萧赞垂下的眼睫微颤,元疏那一声嗤笑响起时,他心中紧绷的弦便悄然松了几分。此刻听着元疏字字珠玑、针锋相对又暗藏维护的回护之词,一股暖流悄然注入心田,驱散了殿中的森森寒意。

您看的是关于双向救赎的小说,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双向救赎,双强,HE,古代权谋,博君一肖等元素内容。

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~

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!

0 推荐票
1 2 3 4 5 全部

1张推荐票

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~

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!

0 咕咕币
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

1 谷籽 = 100 咕咕币

找回密码

又想起来了